林鴻清(2014.12 科內晨會之演講)
今日講演之心情是最近對科內長期發展都一些想法,因為科內醫局這五年來主治醫師人力資源動能是5.5進(家儀、志雍、政謙、瑋婷、冠怜、霜瑩0.5) 3出(昱君、剛肇、旺駿),事實上是正成長2.5,但我覺得動力還是不夠,平時常常會聽到R5專考後到外面出去開業的發展會有多好多好?但今天我以正面的講說希望住院醫師你們能夠留下來VS發展,二十年以後會有怎麼樣的成果,用一點點野人獻曝的心情跟大家分享,鼓勵年輕人把大一申請醫學院的熱誠持續到申請PGY、R1、VS。這以下內容,很多是根據去年在三芝馬偕的時候魏校長請我說明我在做什麼,題目是訂為「我是一個臨床醫師」,那在工作之餘有做一點點臨床而非實驗室的動物研究。從我們臨床工作的研究到推動國家政策,再到SNQ(國家品質認證)的一段心路歷程。順便有給大家一些啟思,如果往後要申請SNQ大致上就是這些工作。主要告訴國家說是做到台灣第一名,至少要這樣才能申請,如果證明做到亞洲第一名、世界第一名更好。
近20年來新生兒聽篩在台灣的擴展,是在於1998年的時候,一個因緣際會我們跟雅文基金會(台灣最有名的兒童聽力基金會)合作,在歷史上這個定位應該是不會有人打破,我們馬偕是最早進行免費新生兒聽篩。(早期時北榮會argue我們的角色,因為他們有曾拿一些錢做引導性的研究,但那不是免費推廣的。)
今天我們要鼓勵年輕醫師們,你做過的臨床工作要盡可能留下一些證據,譬如我們開了兩百臺tonsil手術,實質上只有少數人知道成果,但當我們將之寫成paper後,就會永久被紀錄到,我們的經驗也有機會讓全世界的人知道。申請SNQ一定要跟國家生策會提出證據,證明自己為什麼認為是台灣最好,那時候就說我們是最早2000年在台灣提出論文,臺灣最早2002年投到國外論文的也是我們來貢獻的,雖然現在看起來都很臨床論文,但還是有它的歷史定位在,所以大家不要小看自己的臨床工作,好好收集,要對自己的前途負責,真的當時我們都不曉得這些也有可能可以為國家未來的政策擬定一些基礎。
2012我們去申請SNQ報告時,有些大學校長叫我們要自吹自擂,那一次,楊育正院長就說我們實在太客氣了,但是我們的數據大概也是這樣沒有什麼特別的,我們馬偕醫院的優勢就是newborn最多、routine的工作也是最多。要從這些都是routine的數字,要舉證為什麼馬偕會比台大、長庚還優。申請SNQ那時候也提出篩檢率、轉介率、複檢率、追蹤率都世界最優,事實上當時的企圖心是看能不能得到亞洲、世界最優,這樣才有所謂銀牌金牌獎等。
這個新生兒聽篩研究的計畫是這樣一直走下來,我們這樣篳路藍縷到2014年為醫院爭取拿到約2千1百萬的funding。學前篩檢也是我們馬偕參與最多。台灣關於新生兒聽篩的funding馬偕爭取也是最多。到目前為止還是努力這樣做,我們深覺要跟我們醫院的任何人都是建立善緣,我記得在多年前楊院長當醫研部主任的時候,有一個標案三百多萬剛到院,在手術房更衣間時,他就會拍拍肩膀說我們ENT實在很不錯,事實上都是篳路藍縷,醫院是希望大家多有一些contribution,醫學院這塊壓力更大,一定要去拿到funding。
這是我們目前的研究模式,就是這樣一路走過去,目前我們是負責全國聽力的品質提升,現在是建立在品質提升。2012前年我們在提出SNQ申請的時候,我們是在台灣發表之國際論文中,馬偕是3/5,即五篇有三篇是我們馬偕出去的。華藝國內研究論文之資料中也顯示馬偕最多,就是要提出一些數據來證明我們,在國際、國內論文我們馬偕都是最多的,其中2007一篇AABR文章(otology & neurotology)是改變我們臺灣新生兒聽篩政策歷史很重要的一篇(這篇重點是說AABR可以降低僞陽性)。這個重點在2009年時國健局之-兒推會(兒推會是當時最高的幕僚諮詢,前署長李明亮教授、黃富源教授、宋維村教授他們當leader時),我有跟他們報告未來國家要用這個來做新生兒聽篩工具,他們也背書同意了。我們2007這篇AABR文章無意中也被美國選為The best of 2007 in diagnostic audiology,對我們是一個意外的榮譽。接者2011、2014我們發表台灣第一篇先天性聽障兒獲得早期診斷與療育可使語言發展成效較佳。雖然現在看起來仍不是很完美,但總是有初步的outcome。我們的研究成果最重要影響國家的,是在2012年3月15日國家終於願意來買單,衛服部部長、國建署署長一起召開記者會,政府要全面買單,臺灣公費新生兒聽篩政策終於施行(圖一) 。當然我們這些臨床研究工作也一直持續在做當中,分別於2004、2008、2014我們已經為台灣做了三個版本新生兒聽篩guideline。
(圖一)全面新生兒聽篩記者會
猶記2007年時代風雲人物,The person of year答案是you,you就是computer,暗示網路時代大勢來臨的時候。自己也是趕快做一些網路資料來影響大眾,現在是多媒體世代,我們也一直在利用這個概念來宣導衛教。其實當初設置blog的目的是要幫病人門診衛教,當門診病人多的時候,可以跟他說你回去可以網路搜尋看一下,提供病患網路媒體衛教,讓病人感到安心,多年來瀏覽量逐漸增加,到目前現在大概有13萬多的瀏覽量。
這裡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說明,或許是我們這些多年努力使我們有機會2012在三芝馬偕醫學院創立聽語學系,事實上我去那邊四年我才知道這是不可能任務的完成。因為學校三系三所中程目標,現在是只招收三系一所,事實上少子化的時代要成立一個系是很困難的,目前些許國立大學都被點名有問題。
從2012 SNQ得獎(圖二)到 2013新北市醫療公益獎(圖三)對我們都是意外的得獎,我覺得這不是為個人爭取光榮,而是為團隊,因為我們有一些現實的獎項時,往後在哪裡都對團隊是有幫忙的。這時總結我們的心情,2012 SNQ 及2013新北市醫療公益獎榮譽,我們都要對聽篩基層人員深深感激(像如淑、芳瑋、瑞玲、怡廷等都很扎實去做這些臨床的工作,不是說只有我一個人的貢獻),因為他們的共同努力才有今日這樣的成果分享。
(圖二)SNQ獲獎
(圖三)醫療公益獎獲獎
總結:我今天大概就是跟大家分享重點就是透過網路的時代來創造自己,是一個非常可行、經濟的方法,所以年輕R你們的未來是比我們有更大、無限的,有一事實全院門診量初診個案大概ENT科是最多,我覺得應該是拜部落格之賜,因為現在病人都會查詢,也因之會有海外的人來詢問說要來台灣醫療資源(看得懂中文,大概是中國港澳為主,因為google很容易就連來連去,他們會去看),所以大家應該是很多事情可以去做,就是你要有一個信念,真的要在科內努力個二十年,努力將臨床工作寫成論文,將來可能才會有一點點成果出來,我們一路走來都是因緣際會,必須廣結善緣,譬如事實上我跟當時邱署長也不認識,是有一個政治人物(我的病人家屬)跟我引薦的,才有機緣促成國家政策,今天以這樣子的一個心情分享,就是說給年輕人,如果你在這邊留守二十年VS(因為你要創造那些paper也要花非常久的時間。)可能會有什麼樣的未來結果,屆時你人生之精彩度應該不可能輸給開業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