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2日 星期一

2011年12月5日 星期一

黃富源教授-影響我醫學生涯的關鍵


 馬偕紀念醫院耳鼻喉科主任 林鴻清


{C}





  我於1988當兵退役,即來馬偕紀念醫院耳鼻喉科當R1。當時黃富源教授已經是馬偕小兒科主任。有一回因為一位小病人唾液腺感染化膿而照會黃富源教授,當時我親自將化膿細菌之檢體送檢驗科,並已經做好Gram stain,並將之結果告訴黃富源教授。他當時驚奇讚嘆說:他很少見住院醫師如此積極之作為。當時心想自己只是R1,能獲前輩大師之肯定,自然內心充滿感恩與自信。



1992完成我的耳鼻喉科專科醫師訓練完後,便留下來馬偕升任為主治醫師。 很幸運的獲得醫院之公費培育,於1995-96遠赴英國倫敦大學(世界排名前十大)進修聽力學。當時同期間,也有內科部之葉宏一教授及呂衍達教授在倫敦大學進修博士。我順利完成學業回國後 就和聽力學結下不解之緣 承蒙當時黃富源教授(當時為醫研科主任)之厚愛,幫我安排全院學術演講(我當時只是A4),得以將英國所學貢獻給馬偕。

  1997 黃富源教授再度推薦我參與台灣省婦幼衛生研究所(現在已經整併為國民健康局)之學前兒童(4)聽力篩檢工作。讓我認識當時之林玉珍督導,接著數年間與國健局林玉珍督導一起努力推動。終於在2003,學前(4)聽力篩篩已成為國民健康局之既定政策,並能持續施行至今。

   1998 更是我人生關鍵年。由於黃富源教授(當時亦身兼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董事)再度引薦,讓我有機會主持參與國內首創之全面性新生兒聽力篩檢。



使台北馬偕醫院成為台灣最早實施全面性新生兒聽力篩檢的機構。回想當年施行之緣起,當時之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總幹事倪安寧女士(現已經過世),於1998年之年初打電話至馬偕找我,當時她瞭解我剛從英國修習聽力學回國,遂與我洽談合作新生兒聽力篩檢之事宜。當時歐美之全面性新生兒聽力篩檢觀念算剛剛萌芽,惟從學理基礎,我深知其重要性;也很幸運之事為,我於英國修習聽力學期間(1995-1996),指導碩士論文之教授為Prof. David Kemp(其於1978發現耳聲傳射;Otoacoustic emissions ; OAEs),自然對於耳聲傳射之原理與應用較為熟悉順手。遂於199811月起,由我制定、執行及負責此一篩檢計劃,當時家長無須繳費(亦即馬偕出儀器,雅文出人力)。實施對象是馬偕醫院出生的新生兒,前後總共合作兩年,免費聽力篩檢之新生兒共計六千多名,也因之從中發現多名之先天性聽障兒;當時之國內水準,已經可以做到一個月內初篩,三個月內確診,六個月內治療介入。初步已達國際水準,也因之帶動國內自費新生兒聽力篩檢之風氣至今。也由於如此之努力,得以由此聽力篩檢計劃產生4SCI及多篇國內論文。如今回想,真要感恩倪安寧女士當時之遠見與毅力及黃富源教授之引薦。

  2000-2007年間,馬偕醫學院籌備期間。黃富源副籌備主任又能以服侍全能主耶穌之精神來工作。我當時至今也一直參與聽語系之籌備工作,其間曾聽
聞黃富源教授和當時蔡國雄總務主任一同拜訪台北縣主管官員,官員一瞭解我們三芝要蓋馬偕醫學院,多表達許多幫忙善意。這多由於我們馬偕紀念醫院全體同仁兢兢業業,百年來共同努力經營來的良好社會形象。如今看著馬偕醫學院已經有三屆新生,內心有著無限寬慰。

  2003之前後年間,當
黃富源教授借調衛生署副署長其間,更是碰到SARS。常從媒體看到他深夜時分仍要到總統府加班開會。我曾一次和國健局林玉珍督導到衛生署辦公室探親黃副署長,見其當時疲憊之身影仍深值我心。他戮力從公之精神,說明他要表現出「書生報國」「上醫醫國」「計利當計天下利」之崇高情懷。

  2010
黃富源教授擔任國民健康局兒推會召集人。他安排我去向小兒科界大老们(李明亮教授 宋維村教授---)報告新生兒聽力篩檢觀念與重要性。 我當時之報告與建議獲得所有小兒科大老教授們的一致認可。遂因之國民健康局邱淑緹局長,計劃於2012將出預算予以台灣所有新生兒免費聽篩。黃富源教授退休之時,應為此事感到十足欣慰。

  我深覺慶幸此生遇到
黃富源教授,他是我人生之貴人。值此黃富源教授七十大壽,要獻上我們晚輩之真摯祝福,祝福黃富源
教授身體健康、內心充滿喜樂。



2011年7月5日 星期二

2011年6月2日 星期四

讓愛聽得見-馬偕人工電子耳基金


林鴻清醫師著作 "教會公報"_3091期_第17版(2011.05.26)
註:投稿內容網址:
http://weekly-pctpress.org/2011/3091.html

 讓愛聽見,人工電子耳
 馬偕紀念醫院耳鼻喉科林鴻清主任

如果沒有這樣走過一回,我不會知道人的心是這麼的善良,社會是這麼的美,有這麼多人一直在不求回報的做善事,大家對我的幫助讓我覺得我真的一點也不可憐,而是很幸運!」,這是一對雙胞胎姊妹的媽媽在「馬偕電子耳」部落格的留言。2005年,雙胞胎因為聽力上的障礙而需要植入電子耳,但沉重的經濟負荷卻讓母親的眉頭始終深鎖著,雖然如此,母愛的強韌讓她克服了重重難關,唯獨堅持著要雙胞胎同一天開刀,只為給她們同等的愛!如今,一家人已經漸漸走向光明人生,得到 神最大的恩賜與祝福。
「我的心渴望加入你的歌唱,但擠不出一點聲音來。我要說話,而言語不能開放成歌聲。」(泰戈爾)
人工電子耳手術(人工耳蝸植入手術),是治療極重度聽損程度至90分貝以上的感音神經聽力障礙的病人。手術後輔以「聽能復健」和「語言訓練」,就可使重度或極重度聽障患者重回有聲世界。然而「最單純的曲調,需要最艱苦的練習。」。對於聽力障礙的幼童,如果在植入人工耳蝸後配合語言治療師及聽障老師的教導,就可以讓他們開始辨識新的語音訊息,並開始學習口語(說話)。一般來說,學語前失聰的幼童,平均要6個月以上的訓練才會有較明顯的效果,經過1年的努力,便可以開口講話了。相對於學語後失聰(5歲後才失聰者)的病人(可以是大人或小孩),他的聽語復健的時間則比較快,常常在數個星期內,就可得到滿意的效果。手術後的孩童在生長發育及互動上的進展,對家屬而言是多麼大的感動與祝福啊!
因為人工電子耳的植入經費龐大,光是耗材就需要80-90萬台幣,造成許多父母經濟上的負擔,故政府每年定額補助近60個名額(依經濟狀況補助20、40、60萬),造福了無數民眾,但多數的病童只能申請到20萬,與手術的開支仍有一段距離。「孩子是不能等的!」,在本院徐銘燦醫師發起下,我們成立了『馬偕人工電子耳基金』,匯集善心人士的小額捐款及其他民間慈善團體幫忙,讓涓涓細流匯聚成河,共同幫助需要的聽障家庭。目前我們開刀植入電子耳的100多個個案中,多數請領政府補助,並由馬偕社工師評估提供部份院內補助款,至今所幫助的弱勢電子耳病友已經近壹千萬元。當中孩子的童言童語、及家屬欣慰的笑容,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詩經234
聽得到母親的呼喚,是聽障兒最大的幸福!長達10多年的人工電子耳手術經驗,讓我們看見聽障幼童家庭的徬徨與無助,也喜樂於透過「馬偕人工電子耳基金」與病友團體的成立,為他們所帶來的改變。真愛能彌補缺憾,由於各界無私、真誠的付出,得以讓這些弱勢病人得到最大的扶持與幫助。一切感謝 主的恩典,期望各界教友能繼續支持我們,一齊陪伴他們走過人生幽谷,完成這美好的事工。

 

 


2011年5月26日 星期四

林鴻清下苦心聽損童 終會說笑幼兒聽篩推手

林鴻清下苦心聽損童終會說笑幼兒聽篩推手
                                                                                               2011/05/22 06:30 蘋果日報





不論是生老病死,你我都得接觸醫生,《蘋果》每逢周六、日推出名醫專欄,由各大醫院推薦各個領域的名醫,讓讀者一窺他們白袍下的寫實人生。


       





       十多年前,不少孩子上學才發現聽損,錯失及早治療的機會;現在多數聽損兒能在一歲前發現、介入治療,如同一般孩子學習講話與上學,主因是新生兒聽力篩檢的推動,其幕後重要推手,正是台北馬偕醫院耳鼻喉科主任林鴻清。
台灣每1000個新生兒,有4、5個寶寶單側或雙側聽力損傷。1998年,在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與台北馬偕醫院支持下,林鴻清率先為該院出生寶寶執行免費新生兒聽力篩檢,到去年底,全台有276家接生的醫療院所提供自費或免費聽力篩檢,佔國內全年出生總人數的5、6成。
        在林鴻清多年奔走下,台北市2年前全面免費提供新生兒聽篩,新北市、嘉義縣市與金門縣也跟進。林鴻清說:「過去很多孩子因為聽不到,只能學手語,變成不會說話的瘖啞人,無法融入社會。有了聽篩及助聽器、電子耳的發明,加上早期療育,他們再怎麼聾,也絕不會變成啞巴,人生完全不同。」他曾遇到一對瘖啞夫妻,生下聽損的女兒,在阿嬤積極協助復健下,兩歲的小女孩現妙語如珠,還很會說笑話。
奔走全台不喊苦推動歷程艱辛,旁人形容林鴻清如苦行僧。認識他逾15年的雅文基金會聽覺口語老師王文惠就說,「他全台跑透透,向官員、醫界推廣,不以為苦。」儘管受惠人數持續增多,林鴻清卻不滿足,「部分縣市仍只有不到半數寶寶受檢。仍有孩子上小學後,老師叫他卻慢半拍,才被發現。」他說,紐澳、新加坡、香港都是政府免費提供新生兒聽力篩檢。
         為聽篩衝鋒陷陣十幾年,林鴻清遺憾政府過去未積極介入,如今僅宣導自費篩檢,唯低收入戶免費,「仍有家長不知要篩檢或因自費需1200元而卻步。」他指「政府應全方位照顧孩子,不要排富,應全面免費提供。因為越晚發現,孩子的語言、學習發展會越差。」
        林鴻清說,國內推動聽篩團隊已做好基礎建設,台北市府更把篩檢價格壓低到每人500元。若一年出生20萬人,衛署1年只需花1億元,即可找到600個聽損寶寶,「重點是政府要不要做。」
爭全國免費聽篩
           林鴻清下一步希望面見衛生署長邱文達,爭取全面免費聽篩。林鴻清笑說,早有心理準備,未必會成功,「儘管再困難、再辛苦,只要是對的事,都應堅持做下去。」